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5年校级教改项目
发布者:魏雪  发布日期:2025-07-03 查看:10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关于做好2025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申报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部门、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教办〔2025〕3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9〕76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聚焦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须解决的教育教学重要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创新性整体研究方案与改革措施。重点围绕深化数智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强化成果导向,注重前瞻布局,以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实践,依托有组织的持续建设,培育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推广示范性的高水平成果,提高省级高水平项目培育能力。
二、立项范围与类别
(一)立项范围。2025年校级教改项目立项范围主要参考往年省教改立项范围,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基层教学组织与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
(二)立项类别。2025年教改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重点项目:针对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战略中的重大需求与核心问题进行立项。由各学院(部门)统一组织研究团队围绕《重点项目选题指南》(附件1)进行申报,鼓励跨学院、跨部门、校企、校校(所)联合申报,协同攻关。
一般项目:教师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教学实践需求,围绕《一般项目选题指南》(附件2)自主选题申报。
三、申报数量
一般项目按照各学院(部门)专职教师数量的20%限额申报(详见附件3);重点项目每个学院限报5项,注意每个选题限额不同,具体请参考《重点项目选题指南》。
四、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应以学校作为第一主要完成单位。
(一)项目主持人。项目主持人限1人,须为本校在职专任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近3学年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课程,平均每学年不少于96学时(脱产学习、出国访学期间以及教学管理人员不作教学要求)。
一般项目的主持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在教学一线或教学管理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重点项目的主持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5年以上。目前主持研究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尚未结题的,不得以项目主持人身份申报新项目。
(二)项目组成员。一般项目主要参与者(含项目主持人)原则上不超过 10 人,重点项目主要参与者不限人数。鼓励校内部门之间、校企、校校(所)联合申报、协同创新。项目组成员可以是本校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也可以是外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人员。
(三)其他要求。每人限主持一个项目,参与项目不超过2个。
已获校级及以上部门立项支持的项目,不重复申报。同一项目不得兼报不同类型。
五、申报程序
(一)学院(部门)推荐。各学院(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申报项目进行初评,择优推荐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成果能对教学或教学管理产生明显提升、促进作用的项目。
(二)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拟定立项名单,经学校审议通过后予以公示。
六、项目管理
(一)研究时间。教改研究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
(二)经费资助。一般项目资助经费0.5万元,重点项目资助经费1.5万元。资助经费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开支。项目所在单位应对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三)过程监督。立项单位应加强对立项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开展顺利并按时结题。学校也将进行全程监督,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
(四)项目变更。项目研究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主持人、主要研究人员、合作单位、研究计划、研究时限等。确需变更的,在项目研究中期之前,由项目主持人提交教学项目变更申请,经学校审核通过后方可变更;项目研究中期之后,不得申请人员变更。
(五)结题验收。教改项目结题及成果鉴定工作由教务处科研统一组织实施。成果鉴定着重对项目的实际执行效果及其成效进行评估,验收时须提交一个反映项目实施成效的教学案例、一份教改实践报告,并在正规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教研论文。重点项目将重点验收项目成果的创新性、实践效果、示范推广价值。
(六)项目延期。每个项目仅允许申请一次延期,时间不超过1年;若延期截止仍未完成的将予以撤销,并追回使用经费,项目主持人4年内不得再申请教改项目。
(七)项目应用。校级教改项目作为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培育成果。
七、材料提交
项目负责人请于2025年10月10日前提交《2025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附件4)及相关支撑材料至教科研平台(https://sdor.kypt.chaoxing.com),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魏老师,联系电话:5397730。
附件:
1.2025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选题指南
2.2025年校级教改一般项目选题指南
3.各学院一般项目推荐名额分配表
4.2025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
教务科研处
2025年7月3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25-07-03至2025-10-10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点击进入在线申报: